时间:2022-09-29 16:33:24 | 浏览:1256
三门峡一县,61年前归洛阳管辖,现已“撤县改区”,GDP仅218亿元
如果问谁对祖国大地上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地方特色比较有了解,旅游爱好者应该是其中之一。他们领略了我国大好河山的很多美景,也对当地的民俗文化特色深有体会。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也会更多。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美丽的小县城,同样也是旅游的好去处,相信也有不少游客曾经光顾过。
现在的生活在很早之前可能是想都不敢想的,对此,老一辈人深有体会。他们见证了祖国的腾飞之旅,也见证了所在乡村的巨大改变,很多城镇乡村都旧貌换新颜,乡村更加美丽,老百姓更加幸福。
三门峡市的陕州区这几十年间也有翻天覆地的改变,陕州区在61年前曾经是洛阳市管辖,后来并入三门峡市中,占地面积1600余平方公里,紧挨着三门峡市和洛阳市,仅靠两大发展较好的城市不仅交通比较便利,而且遇到的商机也比较多,发展也是十分迅速。
现在已经撤县改区,虽然在周围的几个县城中,陕州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是其境内丰富的资源却预示着陕州区不会继续平庸下去。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无需多言,随着国家对交通网的大力建设,陕州区内的交通网越来越完善,以后的发展会更加便利。
陕州区同样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无论是煤炭,黄金还是低热矿泉水都十分丰富,大地之下有丰富资源,大地之上有纵横交错的交通网,四周围拢着发展较好的县城城市,以后就是想发展落后都很困难。
陕州区著名的风景名胜有地坑院,石壕古道等。地坑院又被称为天井窑院,存在已有2000多年,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生土建筑。空相寺始建于东汉时期,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大气恢宏,相传空相寺名称的由来与达摩祖师有关。
石壕古道同样具有浓厚的历史色彩,石壕古道长仅有100多米,宽也不足十米,但古道却有很深的车辙印,杜甫那一首有名的《石壕吏》也是于此地写下,千古篇章流传于世。
而陕州区内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对游客来说也极具吸引力,有很多珍贵的野生动物,比如白天鹅,羚羊等等。陕州区现在的发展可能不温不火,但相信以后会越发展越好,一步一步走向辉煌腾飞。
洛阳市教育局权威发布洛阳市最新小学、初中划片范围赶紧跟小编一起了解详情涧西区(含高新)西工区洛龙区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瀍河区老城区重要消息转发扩散让更多的家长看到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王访贤/文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顺应这一经济规律,河南省委、省政府站位新发展格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和中原城市群建设全局,对河南省区域发展格局作出了重塑性调整,将洛阳、平顶山、漯河、
今年一季度,漯河市经济稳定开局,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一方阵。4月23日,漯河市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度一季度漯河市主要经济指标: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461.7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
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吴晓铃10月17日-20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举行,这座位于黄河之滨的美丽城市吸引了众多关注。位于三门峡渑池县境内的仰韶村,百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让这
中共三门峡市委书记 刘南昌“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三门峡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中央、省委战略意图,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努力以一域之力为全省“奋勇争先、更加出彩”作出更大贡献。2
大河报记者 樊雪婧 三门峡白昼如夜,暴雨倾盆!气象台一连发布三条预警大河报记者 房琳 闾斌 文图8月19日19时许,三门峡市区突遇暴雨袭击。一时间,天空乌云密布,白昼如夜,暴雨倾盆而下。因暴雨来势迅猛,又正值下班高峰期,不少市民被困单位一时
大河网讯(河南日报记者 王小萍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雪红)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山西省运城市陆续通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例,散发频发趋势明显。三门峡市第一时间做到指挥体系紧起来、防控措施严起来、信息发布快起来,从实从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
人民网三门峡9月16日电(尚明桢)9月14日上午,“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三门峡分会场正式启动。活动期间,分会场媒体采访团走进湖滨区高庙乡,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实地探访。黄河流经湖滨区域33.1公里,沿线面积87.4
陕州区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隶属于三门峡市,东与渑池县交界,西与灵宝市接壤,南依甘山与洛宁县毗邻,北临黄河与山西省平陆县隔岸相望,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到了陕州区要品尝一下的8道地方美食。1、观音堂牛肉观音堂五香牛是河南三门峡陕县的特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