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因地制宜强振兴 内外兼修传乡情

时间:2022-09-29 16:56:04 | 浏览:700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一景。王 琳摄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大营镇“二仙坡苹果”采摘现场。肖 伟摄田园增秀色,乡间点新妆。初夏,黄河南岸的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王家后乡东庄村里,舒展绿叶的樱桃树栽满村民的房前屋后,新砌青砖护墙映衬着山乡古韵;栽植于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一景。王 琳摄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大营镇“二仙坡苹果”采摘现场。肖 伟摄


田园增秀色,乡间点新妆。初夏,黄河南岸的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王家后乡东庄村里,舒展绿叶的樱桃树栽满村民的房前屋后,新砌青砖护墙映衬着山乡古韵;栽植于张湾乡柳林村巷道的大叶女贞、白皮松、百日红等树木郁郁葱葱;店子乡白石崖村、宫前乡明山村、大营镇城村也纷纷着上“新装”,一排排农家小院整齐洁净,美丽如画的乡村图景让人心情舒畅……

乡村面貌焕新颜,离不开地方对乡村振兴各方面工作的整体协调发力。近年来,陕州区以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打好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攻坚战、提升文明软实力为抓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产业振兴乡民乐

暮春初夏,点瓜种豆。在陕州区观音堂镇陈营村,蔬菜大棚里绿意盎然,村民们都在其中忙着为种植的西红柿苗打叉浇水。

“新支书上任后干得不错,村里上了挺多项目,尤其是创办了三门峡市陕州区朝阳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村民建了60多个大棚,在产业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种了3个大棚的西红柿、葡萄、包菜,估计今年能收入3万元。西红柿采摘收获后,再种大白菜,赶种两茬,收益高。”陈营村年过六旬的农户陈拴年说。

据了解,该村像陈拴年这样的高龄老农还有三户:65岁的陈焕忠承包了4个大棚,去年种西红柿收入5万元;75岁的陈点科承包了4个大棚,种了2棚西红柿、2棚豆角,去年收入5万多元;64岁的陈群年则承包了5个大棚种西红柿,去年收入6万多元。

是什么让这些没有技术的传统农民走进现代化特色产业发展的行列中?答案是村党支部相关措施的强力支持。

据了解,为巩固提高产业发展水平,陈营村党支部采取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技术培训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务工就业等方式,号召村民入股合作社,并将合作社自身发展和群众致富相结合,切实带动群众增收。

此外,陈营村党支部聘请三门峡市农科院相关专家,免费为农户培训农副产品的种植和栽培技术;每年提供4次技术培训,可为各贫困户节省300元的技术培训费。值得一提的是,朝阳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搭建了种植户微信平台,为陈营村农户提供了更多的国内外农副产品供求信息咨询服务。

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力助推器。近年来,陕州区制定实施了《陕州区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印发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操作实务30问》、编制了《陕州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操作手册》,进一步提高了村党支部履职尽责能力,有效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助力提升农民收入。

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陕州区六大特色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其中,该区果品总产量6亿公斤,年总产值达22亿元;“二仙坡苹果”荣获上海国际现代农业品牌展览会金奖;“陕塬红”苹果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新发展规模养殖场2个,总数达21个;新发展设施农业1200亩,蔬菜产量达4亿公斤;收购烟叶160万公斤,年总产值4912万元;食用菌产量5100万公斤;营造生态林11.4万亩。

又乘春风浩荡时。如今,陕州区正乘着“能力作风建设年”的春风,抢抓机遇,踔厉奋发,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切入点,以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以强化村集体与农户利益联结为纽带,决心通过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把分散的群众组织起来,把闲散的资源整合起来,将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合作社抱团发展优势、群众致富愿望有机结合,推动资源集约利用和适度规模经营,解决集体穷、产业弱、群众散的问题,凝聚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环境整治乡村美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农村环境大整治,是时代之需、民众之盼。

陕州区委书记冯勇指出:“各部门特别是乡村党组织书记,要提升政治站位,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力抓手,统筹兼顾、倾力推动,一定要把这件关乎长远的好事办好。”

为高标准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陕州区各部门紧密合作,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陕州区相继数次召开调度会、现场观摩推进会,查问题、找短板,提出整改意见,做到立行立改。

“原来牛粪满地、杂草丛生、柴禾乱堆,人居环境脏、乱、差。在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全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拆了旧烟房、破牛棚,清了牛粪堆、柴火垛,在房前屋后建起了小药园、小游园。”店子乡白石崖村村民黄俊峰说,现在,油牡丹、芍药花遍布全村,不但美化了环境,每亩还能增收3000元。

在陕州区,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一个个村庄越来越美,一户户群众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据了解,截至目前,陕州区、乡、村各级共集中开展各类整治活动880余次,发动党员、干部、群众9.7万人,整治乱搭乱建3172处,清理垃圾6.1万吨,修整路基56.4公里,清理河道621.6余公里,整治“空心院”330余个、残垣断壁978处、“脏乱差”庭院6000余户,栽植绿化苗木10.4万棵,美化墙面6.4万平方米,新安装更新亮化设施872处,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文明扎根乡风佳

陕州区张湾乡柳林村凉亭廊道边墙体上绘制的“新二十四孝歌”宣传图格外引人注目,不时引来村民们驻足停留、仔细观看。“‘新二十四孝歌’是教育子女孝顺老人的好教材呀!这被画在显眼处,村民们来来往往都能看到,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嘞!”围观的村民说道。

而在大营镇辛店村,各家各户都在自己的院外墙上书写了内容不同但皆饱含正能量的家风家训,仿佛是在接受全村乡亲对于自家行为和品格的监督。

近年来,陕州区在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把乡村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在全区农村大力开展“乡村光荣榜”先进人物选树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将文明之风吹进家家户户。

仍以辛店村为例,3年来,其先后评选“好媳妇”“好婆婆”“致富能手”“文明家庭”“遵纪守法户”“卫生户”等各类先进典型200余人(户);2020年评选认领“星级文明户”722户(其中,“十二星级文明户”536户、“十一星级文明户”186户,涉及孝老爱亲“星级文明户”163户)。该村先后涌现出了获得“全国幸福家庭”荣誉称号的何巷英家庭、入围“中国好人榜”的李彩丽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中国城市报记者了解到,自“乡村光荣榜”选树宣传活动开展以来,陕州区不断加大表彰力度,为村民树典型、立榜样,2021年度表彰区级“乡村光荣榜”先进人物126人;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持续推进“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命名表彰2021年度陕州区“文明家庭”30户,推荐第三届三门峡市文明家庭7户。

此外,陕州区大力培育文明村镇,现已创建各级文明村镇256个,其中,全国文明村2个、省级文明乡镇(村)4个,有效地为该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文明支撑。

■中国城市报记者:张永超 通讯员 :肖 伟 昝运峡

相关资讯

河南之十年|开封示范区:躬身入局争做示范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史长来9月26日下午,“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开封专场在郑州举行。开封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负责同志围绕“奋力出彩十年路 开路先锋正当时”, 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封奋力争先晋位,勇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谱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五年来兰考旅游综合收入超10亿元

来源:河南广电-映象网映象网讯(记者 阮海峰/文 段晋哲/图)提起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临危受命、用生命为兰考带来新生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如今,50多年过去了,兰考县发生了巨变。在兰考县东坝头镇张庄村,良田连缀成海,参天的焦桐和

河南周边“强邻环伺”,鹤壁市电子核心产业如何创出新优势?

编者按产业兴,百业兴。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两个确保”奋斗目标、全面实施“十大战略”,明确要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河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形成10个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链

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河南省漯河市?

漯河市,河南省地级市。漯河这几年城市变化非常大,民众的素质明显提高,城市环境不断提升,街道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是宜居之城,文明之城!2020年,漯河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73.9亿元,增速1.5%。漯河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非凡十年 出彩中原 三门峡篇

图①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在三门峡大地上展开一幅金色画卷。兀增刚 摄图②三门峡百里黄河生态廊道上演激情与速度的较量。杜杰 摄图③三门峡水利枢纽守护着黄河岁岁安澜。黎秋野 摄小秦岭宛如一道绿色屏障,守护着三门峡。小秦岭保护区管理局供图今年

紧急扩散!三门峡疫情防控十条要求

1、针对近期距离我市较近、来往密切的西安市疫情迅速扩散的严峻形势,本市内所有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居民禁止前往西安市从事探亲、访友、接送孩子等活动,并告知在西安市工作、学习的亲友积极配合当地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近期原则上不得返峡。已经

三门峡市湖滨区昨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5例:在隔离管控中发现

来源:三门峡日报 湖滨区关于8月29日新增感染者的情况通报2022年8月29日,湖滨区在全员核酸检测中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5例(全部在隔离管控中发现)。目前,流调、检测、消杀等相关工作正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有序进行,对

河南禹州本轮疫情共报告确诊病例194例

记者从河南省许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1月10日12时,许昌禹州市本轮疫情共报告确诊病例194例。目前,禹州市已经进行了七轮全员核酸检测,实施“敲门行动”,做到应采尽采,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截至1月10日12时,禹

河南省试点!灵宝入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实现途径,充分发挥林业在实施生态强省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日前,河南省林业局下发通知,河南省15个县(市、区)被确定为“两山”转化试点示范县,灵宝市名列其中,成为三门峡

12张地形图,快速了解河南省焦作各市辖区县市

焦作,别名怀庆府、山阳城,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市名源自焦作村名,是指焦姓人经营的作坊。焦作市的市树是国槐,市花是月季。市境内地貌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山地、丘岗、平原和滩涂。2019年底,焦作市共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27处,其中3处为国家5A级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欣灵电气股票仓鼠品种网贵金属行情网音乐乐器网易烊千玺歌迷网箭牌家居股票百色新闻头条网潘玮柏歌迷网安徽旅游网保险资讯网跆拳道培训网TCL电视评测网舍得酒业A股冰箱品牌网本草纲目资讯网
三门峡新闻头条网-三门峡市有以灵宝寺河山为主的优质苹果、灵宝大枣、渑池仰韶杏、牛心柿饼、三门峡烟叶等特产,三门峡市境内有被誉为“文化圣地”的仰韶文化遗址、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中流砥柱石、荆山黄帝铸鼎原、“千古雄关、道家之源”函谷关、我国三大遗址博物馆之一的虢国博物馆、成片地下民居天井窑院建筑群、空相寺、黄河古栈道、石壕吏遗址、宝轮寺塔、秦赵会盟台、鸿庆寺石窟、安国寺、甘棠苑等名胜古迹。
三门峡新闻头条网 retudi.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