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17:12:03 | 浏览:1327
来源:【中国农网】
金秋时节,中秋将至。9月8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茅乡东村岭上向南望去,只见成片的红高粱在秋风的吹拂下掀起层层波浪,在另一处有三台收割机正在忙碌着收割高粱。
大型联合收割机田间作业。肖 摄
而在三门峡市黔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对从地里收割回来的高粱通过自动化机器进行烘干、清理杂质、分级打包等。
“去年种植红高粱3600亩,产量1200吨,今年种植了5400亩,产量达2500吨,销售价格也不会低于去年的每斤3.2元。”红高粱基地负责人陶建民说。据了解,2020年1月,在张茅乡政府推动号召下,通过土地流转,黔豫公司与张茅乡签订了茅台专用红高粱种植项目。经过一年的种植,效果非常喜人。
陕州区张茅乡种植的红高粱基地涉及东村、位村、南头、韩家沟、麻糖湾等5个行政村,今年面积达1.2万亩,预计实现总产量840万斤,产值2200万元,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0万元左右。红红的高粱,映红了天际,现已成为张茅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正将田间的红高粱装车。肖伟 摄
“今年市场行情很好,现有固定客商3户,就住在这里等着要货,还有20多个客商因疫情暂时过不来,这几天一直打电话与我对接高粱供货事宜。”三门峡市黔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闫卫东脸上溢满笑容。
采访中了解到,为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张茅乡组织乡村干部先后到四川、贵州、陕西等地考察高粱市场行情和种植技术,最终选择与黔豫农业公司合作发展红高粱产业,并带动了全村务工人员近100多名,受益农户近200户。按目前高粱的长势和市场价格,今年可突破新的增长点,为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以及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眼下,红高粱丰收在望,我们要做好服务,确保高粱颗粒归仓。同时与客商做好对接,把这些高粱销售出去,使群众有更好收益,把我们张茅乡红高粱这张名片打造得更加亮丽。”张茅乡党委副书记马毅说。
作者:肖伟 昝运峡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范亚旭
本文来自【中国农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图①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在三门峡大地上展开一幅金色画卷。兀增刚 摄图②三门峡百里黄河生态廊道上演激情与速度的较量。杜杰 摄图③三门峡水利枢纽守护着黄河岁岁安澜。黎秋野 摄小秦岭宛如一道绿色屏障,守护着三门峡。小秦岭保护区管理局供图今年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王雪红9月2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三门峡市第八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刘南昌、范付中、丁同民、郭鸿勋、万战伟、古松、李长治、王清华、刘虎林、王松钊、吴海燕为中国共产党三门峡市第八届
来源:三门峡日报 湖滨区关于8月29日新增感染者的情况通报2022年8月29日,湖滨区在全员核酸检测中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5例(全部在隔离管控中发现)。目前,流调、检测、消杀等相关工作正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有序进行,对
河南经济报 记者 丁光展 见习记者 王盾 通讯员 爨喆包装文雅的艾香系列产品、工艺精美的各种艾叶香包、令人沉醉的艾草幽香……5月23日,走进三门峡市湖滨区会兴街道新兴村三门峡虢艾艾制品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便是艾草文化博物馆里摆放的各种艾类产
项目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炎炎夏日,焦作马村区大地万物勃发,处处生机盎然。项目建设蹄疾步稳,掀起新热潮。重大项目接连落子、加速推进,源于马村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准服务。区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企业调研、召开协调会、开展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今
来源:大河网【河南永城2地风险降级,调整后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河南永城全域调为低风险地区#永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调整疫情风险等级的通告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规定,经专家组综合评估研判,并经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同
本版制图/杨芳芳7月19日上午,由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19赛迪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正式发布。河南占8席,位于中部六省第一,新郑市继续领跑,永城市进步最大。全国 百强县的人均GDP比全国高出56%研究报告显示,百强县的区域分布格
来源:周口晚报川汇区关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的通报2022年4月19日,我区接到上海返乡人员的主动报告,通过市、区两级核酸检测机构对返乡人员例行核酸检测筛查中,发现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现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该无症状感染者系援建
新华社郑州4月21日电 题:河南鹿邑:从“不堪重负”到“干劲十足”新华社记者翟濯“原来会议确实多,来回奔波,让大家不堪重负。现在明显感觉会议少了,一般每周就到县里开一次会,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我们也有更多精力抓好自己的工作。”谈起最近的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宗春、明鹏、文涛)路边摊随着宣远农贸市场项目的竣工投运即将迁入标准化经营场所;经过改造升级的老旧小区—和雅园小区的居民们过上了舒心的好日子;区市民服务中心的全程帮办代办“保姆式服务”暖了众人心……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