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蓄水近20年,淤沙有多严重?或成三门峡?为何禁止采砂?

时间:2022-11-05 20:48:07 | 浏览:3659

01、三峡大坝蓄水20年三峡工程于1992年正式提出,为了建造三峡大坝,150多万人离开故乡,且这项工程耗资2000亿元。作为备受关注的大工程,该大坝的建设动用了众多专家,其建设标准均按照最高水平设计,如在防洪上按照千年一遇的洪水级别设计,

01、三峡大坝蓄水20年

三峡工程于1992年正式提出,为了建造三峡大坝,150多万人离开故乡,且这项工程耗资2000亿元。作为备受关注的大工程,该大坝的建设动用了众多专家,其建设标准均按照最高水平设计,如在防洪上按照千年一遇的洪水级别设计,可挡住12.4万m³/s的水流量。

1997年大坝成功实现截流,2003年6月开始蓄水发电。自从大坝建设完毕后,原本经常遭遇水患的荆州两岸,这之后不再担心水灾问题。据悉,三峡工程建立后,每年可减少22-25亿元的经济损失。


同时,三峡工程的发电量很高,2003年时发电为8607吉瓦时,但2020年时就已达到111800吉瓦时,创下全球单座水电站的发电新高。

而三峡工程也有利于航运业的发展,工程建成后,船运成本大大走低,集装箱从重庆到上海,铁路成本为6000元,陆运为10000元,但水运却只要3500元。

此外,因大坝的拦蓄作用,使得其形成了容量为393亿m³的水库,该水库长为600多千米,在近20年的蓄水中,鱼类资源也得以很好的繁殖。据统计,该水库中有140多种鱼,且包括铜鱼、胭脂鱼等稀有品种,被称为是最大的“天然鱼库”。

至于三峡工程的安全问题上,其实没必要太担忧,该工程使用了高规格混凝土、一级粉煤灰,并不断优化原料,还利用多种方式提升其质量,可保证其很好的抗冻、抗裂、抗震等。而三峡工程的吨位大、抗爆性能强悍,常规性爆破不会对其有安全隐患,预期寿命多达几百年之久。


然而,三峡工程利国利民,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蓄水近20年里,泥沙不断淤积,以至于库容量逐年缩减。

02、淤沙有多严重?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宜昌,也是上中游的分界线,其地势落差比较大,而水库的水面多达1-2千米宽,正因水面十分开阔,为上游的泥沙淤积提供了条件。

多年来,上游江水携带着大量泥沙、岩石不断涌入中下游,到了三峡水库之时就会淤积,水容量也日益缩减,以至于三峡的蓄水能力接连下滑。据监测,从2003年到2019年,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量多达18.42亿吨,也就是平均一年有1亿多吨淤积库区。

同时,因上游水流比较快,侵蚀速度慢,上游不少大型岩石淤积水库,以至于库区的行船安全受影响。如果继续下去,重庆水患将会加重,且鱼类的洄游也会受影响。


03、或成为三门峡?

有人称,不久的将来,三峡蓄水防洪作用将大幅下滑,或会成为三门峡,真的如此吗?

三门峡大坝是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而设计工作最早是苏联专家柯洛略夫,他认为三门峡水坝一旦建成,将有效解决发电、灌溉、防洪等多个难题。

事实上柯洛略夫有些自夸了,他没有意识到黄河的治理难度之大,也不想到黄河的输沙量之强、三门峡建成后,仅1年半时间,泥沙淤积量就多达15亿吨,1964年时就已累计达到50亿吨。

可见,三门峡工程并没有解决淤积问题,反而下游“悬河”问题加重。尽管之后三门峡大坝多次改造,依旧没解决排沙问题,黄河水患仍然存在。


而三峡大坝会成为三门峡一样的存在吗?显然并不是,有数据显示,三峡大坝想要淤满,最少要280年。而在设计三峡工程时,专家也特别打造了独特的排沙体系。

大坝的蓄水位下有23个泄洪孔洞,且每个孔洞都有独特的作用,可实现淤沙、排沙的平衡。

同时,当专家发现三峡的淤沙问题后,又想出了多种办法,解决淤沙难题。如在上游建造新型大坝、植树造林等,其效果很是显著,13年后,三峡的入沙量就大大减少,15年后入沙量更是减少至0.6亿吨,可见上游的沙越来越少。

04、为何禁止采砂?

尽管三峡库区的淤沙量减少,不会对大坝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但这些泥沙淤积深度还是多达十米,这样下去上游航运将受影响,像江中岛皇华城就是如此,受淤积影响,大吨位船无法通过。

有人好奇,为何不利用采砂船将底部泥沙清理出来?这样就可一举两得,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解决淤沙问题。


的确,三峡库区底部的泥沙是优质的建材原料,可如果任由其大规模采砂,必然会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刚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而如果放开采砂,那必然会有非法采砂行为,到时候对堤坝会造成损坏,后果很是严重。

而采砂船的工作,也会造成石油类、生活类污染增多,水体质量将会下降,居民的饮水安全没保证。

而像鄱阳湖就因大量采砂,导致湖床受损严重,湖水渗入地下,面积萎缩24.3%。海南也因非法采砂,以至于33座桥梁、6个涵洞安全隐患极大。

正因如此,国家颁布了《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唯有通过批准才能在规定水域内采砂,且采砂量受限,不能危害水利设施。


总得来说,三峡库区的淤沙问题不足为虑,之所以不解决淤沙问题,其实是考虑生态环境、市场秩序两大方面,大家咋看?

相关资讯

三峡大坝耗资2千亿,现在十几年过去,带来了多少利润?

三峡大坝放水如今,三峡水电站已经投入运行十几年了,它带来了利润,还是亏损呢。要知道三峡并不是一个纯商业发电目的的建筑,它的里面蕴含了多项功能,所以我们必须以多个角度。这个问题自从修建开始就一直萦绕在三峡的上空。

三峡大坝为何不开闸放水?

开头这段时间南方持续高温,使得各地都出现大旱。连中国最大的两个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水体面积都骤减一半以上,湖底的泥土已经龟裂,都快变成大草原了。既然长江中下游缺水缺得这么严重,上游不是有三峡大坝,为啥还不开闸放水呢?

三峡水库到底有多强大?

最强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在今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无论从能源供应还是水利资源来看,早期的大型水利工程很大程度上还是方便了民众的生活。三峡水库作为三峡工程主体的一部分,其主要担负蓄水、调节河流的作用。整个川渝地区几乎都受益于三峡水利,它也是世界上规。

长江流域干旱2月,江河断流,三峡工程是主要原因?真相到底怎样

202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再次出现严重干旱,重庆的一些河流甚至出现了断流。其实也不仅仅是重庆,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份也没好到哪里去。特别是抚河,每秒流量不到20立方米,最小的时候

三峡向下游补水5亿立方米,为啥不能多放水?

谁也没想到,原本应该是汛期的长江流域竟然会面临干旱状态,长江和嘉陵江等多条河流水位明显降低,一些原本淹没在水中的地方也已经裸露出来,居民甚至可以沿着裸露的滩涂到达河流中心位置。长江水位回落,还露出了一块常年淹没在江水中的佛爷粮岛礁露出江面,

三峡大坝修建时,如何截断长江急流?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人凭借勤劳的双手和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许多奇迹。无论是高楼高楼,还是美轮美奂的大厅,都触手可及,除了一些基本的建筑外。中国工匠还发挥鲁班精神,打造了一系列设计新颖、规模宏大的工程。

三峡水库蓄水充足,为何放水又要保水?

长江流域的干旱和高温不同寻常,鉴于保水抗旱能力,堪当重任的就是中国第一大人工水库:三峡水库。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按照千年一遇的洪水频率设计,可应对9.8万m³/s的洪。2022年夏季的长江旱情,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规模更大,抗旱形势也更严峻。

三峡大坝截流20多年,库区已拦沙20亿吨,为何不抓紧挖沙清淤?

三峡水库修建完成后,“高峡出平湖”的愿景终于成真。三峡大坝在拦蓄江水的同时又拦截了泥沙,长江中游的输沙率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不少人表示疑惑:长江中游流失的泥沙去哪儿了?中游输沙量减少的原因,一是和长江上游的绿化工程有关,从源头上减少了水土流失

三峡大坝为何不开闸抗旱?

近期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的最为头疼的一个问题,那应该就是“太热了”!2022年相比于过去几十年内,是发生高温天数最多、最频繁的一年!全国上下大部分城市都打破了有史以来最热的历史记录,尤其是新疆的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466℃的高温。

三峡有多少军事力量在保护?

三峡大坝堪比水上长城,究竟有多“抗揍”,又为什有那么多军事力量在保护呢?三峡大坝于1994年开工建设,之前经历了无数次的论证才正式被批准动工兴建,并于2009年正式完工。三峡大坝是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不仅具有防洪的作用,可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中山新闻爆料网三明今日新闻网洛阳新闻资讯网鸿星尔克股票网生肖蛇运势网山西旅游网云服务器技术网东方航空股票TCL科技A股柳州螺蛳粉官网煤炭期货网京东方最新消息珠宝首饰网泉州新闻资讯网娱乐圈网数字能量研究中心今日秦皇岛今日淮南世界杯资讯网澳洲进口奶粉代购c语言中文官网新疆旅游网内蒙古旅游网平顶山新闻头条网长沙新闻资讯网天下奇闻异事北京旅游资讯网瑜伽资讯网NFT艺术品平台大全NFT数字藏品平台大全
三门峡新闻头条网-三门峡市有以灵宝寺河山为主的优质苹果、灵宝大枣、渑池仰韶杏、牛心柿饼、三门峡烟叶等特产,三门峡市境内有被誉为“文化圣地”的仰韶文化遗址、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中流砥柱石、荆山黄帝铸鼎原、“千古雄关、道家之源”函谷关、我国三大遗址博物馆之一的虢国博物馆、成片地下民居天井窑院建筑群、空相寺、黄河古栈道、石壕吏遗址、宝轮寺塔、秦赵会盟台、鸿庆寺石窟、安国寺、甘棠苑等名胜古迹。
三门峡新闻头条网 retudi.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