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17:11:02 | 浏览:575
河南经济报 记者 丁光展 见习记者 王盾 通讯员 郑帅
2022年9月13日,记者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茅乡看到,该乡种植的高粱已进入成熟期,从该乡东村岭上向南望去,成片的红高粱在秋风的吹拂下掀起层层波浪。红红的高粱摇摆在风中,映红了天际,不远处田间地头机器轰鸣,一派丰收景象。
高粱红满坡 农户喜丰收
进入成熟期的高粱,色泽艳丽、穗粒饱满,在地里层层铺开,成片的高粱籽挂满枝头、随风摇曳。田间,一体化收割机在高粱地里穿梭,伴随隆隆的马达声,高粱收割、摘穗、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据介绍,张茅乡境内种植的高粱叫红缨子高粱,俗称红粱。张茅乡的海拔、土壤和气候十分适宜红缨子高粱的种植。
“去年种植红高粱3600亩,产量1200吨,今年种植了5400亩,产量达2500吨,销售价格不会低于2021年。”三门峡市黔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黔豫农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2020年1月,在张茅乡政府推动号召下,通过土地流转,该公司与张茅乡签订了茅台专用红高粱种植项目,经过一年的种植,效果非常喜人。
在黔豫农业红缨子高粱加工车间,记者看到,高粱正从机器里倾泻而出,堆出红色的小山,特殊的香味扑鼻而来。工作人员将高粱通过自动化机器进行烘干、清理杂质、分级打包等。“红缨子高粱是茅台镇特产的一种有机糯高粱,也是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的酿酒原料。”黔豫农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2022年市场行情很好,现有3家固定客商,就住在这里等着要货,还有20余家客商因疫情暂时过不来,这几天一直通过电话对接高粱供货事宜。”
高粱产业映出乡村振兴之路
据悉,张茅乡的高粱种植产业起步并不早,但如今已经成为该乡的新兴产业和重点推广产业。2019年10月,黔豫农业在张茅乡东村正式成立,以每亩500元的费用在东村、南头村、麻塘湾村、韩家沟村流转4000余亩,直接受益农户500余户,每户增收4000元左右,并及早将流转土地费用全部拨入群众账户。
为了普及高粱种植技术,降低群众的种植风险,当地政府积极与贵州茅台镇的收粮大户接洽,计划在张茅乡成立一个“红缨子高粱技术推广服务站”。由贵州茅台镇的酒厂投资,提供种子、化肥和技术服务,并与群众签订收购合同,实行保底收购,让群众放心。同时,该技术服务站还将掌握全国收割机信息,抢收期间,可在全国范围内调用收割机,保证收购企业和农户的最大利益。
经过精细的耕作和科学的田间管理,2020年,黔豫农业收获高粱1200余吨,销售收入500余万元。尝到了甜头,更加坚定了种植高粱的信心,同时也带动了周边许多村民加入到了高粱种植产业当中。截至目前,该公司共流转土地7600余亩,辐射带动5个行政村,种植面积达12000亩,预计实现总产量840万斤,产值2200万元,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0万元左右。在增收的同时,高粱成熟也吸引了诸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采风,高粱地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诗云:“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长坂坡位于当阳市玉阳镇常山赵子龙突出重围绝代雄西南、张飞手绰蛇矛喝断当阳桥的地方,是中国最著名的三国古战场之一。资料有云:108回的《三国演义》中发生在湖北的故事有7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力文 通讯员 柴锦玉金秋时节,行走在崤函大地,尽是一幅幅创新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一个个数字,标记着三门峡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强劲脉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高科技企业数量、研发平台数量实现“三个倍增”,研究与试验发展
巩义有企业在环保上投资上亿元紧邻黄河的张庄村,村居环境大大改善三门峡是黄河入豫的第一站,近年来复合型生态廊道功能彰显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孙科文/图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出“让
说起三门峡,大家都知道大明鼎鼎的函谷关,那可是守卫秦国二百年的雄关,披山戴河,险峻无比。秦国据此关进可攻,退可守,用二百人就可抵住一百人的进攻,所以被称为百二秦关,秦人据守此关完成了统一天下的任务。秦函谷关汉朝建立后天下一统,但是汉朝实施半
“黄河金三角”,对于每一个三门峡人来说都不陌生。黄河金三角指的是晋陕豫交界处的运城,临汾,渭南和三门峡四市。从2012年“黄河金三角”这个概念被提出之后,就吸引了众多关注者的目光,因为可以说它是“国家级示范区”,甚至一度提出了“黄河第六城市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小萍 王雪红初冬时节,三门峡市境内的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层林尽染,不远处的黄河岸边,迁徙而来越冬的白天鹅正在翩跹起舞。在小秦岭山脚下,国投金城冶炼有限责任公司的大门外,运送精矿石的大货车排起了长龙。“公司日处理20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王雪红5月7日,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工地上,施工车辆来往忙碌。“在建的年产8000吨HVLP铜箔项目将采用全国最领先、最智能的设备,为5G高频高速赋能。”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晓晗介绍。该公司继2016年生
图为河南省西平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小麦开镰。 赵永涛 摄图为河南省西平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小麦开镰。 赵永涛 摄中新网郑州6月2日电 (王宇)当下正值中国粮食大省河南麦收时节,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的驻马店市西平县小麦主产区遍地金黄,麦浪翻滚。6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 通讯员裴宏阳、胡倩楠)10月22日,河北省平泉市青河镇三合村上百亩梯田里,颗粒饱满的高粱穗,仿若一把把火炬,映红了山坡。挥动镰刀,收割、搬运,首茬“青河高粱”开镰现场,一派丰收忙碌景象。图为“青河高粱”开镰
6日,位于建宁县濉溪镇斗埕村的建宁利森林业开发有限公司黄花梨种植基地,梨农们正在采摘果实。近年来,濉溪镇将黄花梨产业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据了解,今年濉溪镇种植的1.2万亩黄花梨喜获丰收,产量预计可达2400多万公斤,梨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