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17:11:19 | 浏览:523
金秋时节,中秋将至。9月8日,记者一行来到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茅乡东村岭上向南望去,见到成片的红高粱在秋风的吹拂下掀起层层波浪。在另一处,有三台收割机正在忙碌着收割高粱。
在三门峡市黔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车间里,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从地里收割回来的高粱通过自动化机器进行烘干、清理杂质、分级打包等。
“去年种植红高粱3600亩,产量1200吨,今年种植了5400亩,产量达2500吨,销售价格也不会低于去年的每斤三元二角。”红高粱基地负责人陶建民告诉笔者:2020年1月,在张茅乡政府推动号召下,通过土地流转,公司与张茅乡签订了茅台专用红高粱种植项目。经过一年的种植,效果非常喜人。
红红的高粱,映红了天际,摇摆在风中,染了秋天,染了季节。陕州区张茅乡种植的红高粱基地涉及东村、位村、南头、韩家沟、麻糖湾等5个行政村,今年面积达12000亩,预计实现总产量840万斤,产值2200万元。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0万元左右,现已成为张茅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今年市场行情很好,现有固定客商3户,就住在这里等着要货,还有20多个客商因疫情暂时过不来,这几天一直打电话与我对接高粱供货事宜。”三门峡市黔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闫卫东脸上溢满笑容。
采访中了解到,为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陕州区张茅乡组织乡村干部先后到四川、贵州、陕西等地考察高粱市场行情和种植技术,最终选择与黔豫农业公司合作发展红高粱产业,并带动了全村务工人员近100多名,受益农户近200户。按目前高粱的长势和市场价格,今年可突破新的增长点,为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以及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眼下,红高粱丰收在望,我们要做好服务,确保高粱颗粒归仓,同时与客商做好对接,把这些高粱销售出去,使群众有更好收益,把我们张茅乡红高粱这张名片打造的更加亮丽。”张茅乡党委副书记马毅说。(肖伟 昝运峡 张珩)(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吴晓铃10月17日-20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举行,这座位于黄河之滨的美丽城市吸引了众多关注。位于三门峡渑池县境内的仰韶村,百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让这
中共三门峡市委书记 刘南昌“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三门峡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中央、省委战略意图,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努力以一域之力为全省“奋勇争先、更加出彩”作出更大贡献。2
大河报记者 樊雪婧 三门峡白昼如夜,暴雨倾盆!气象台一连发布三条预警大河报记者 房琳 闾斌 文图8月19日19时许,三门峡市区突遇暴雨袭击。一时间,天空乌云密布,白昼如夜,暴雨倾盆而下。因暴雨来势迅猛,又正值下班高峰期,不少市民被困单位一时
大河网讯(河南日报记者 王小萍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雪红)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山西省运城市陆续通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例,散发频发趋势明显。三门峡市第一时间做到指挥体系紧起来、防控措施严起来、信息发布快起来,从实从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
人民网三门峡9月16日电(尚明桢)9月14日上午,“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三门峡分会场正式启动。活动期间,分会场媒体采访团走进湖滨区高庙乡,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实地探访。黄河流经湖滨区域33.1公里,沿线面积87.4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通过“村内建社区工厂、村外建现代农场”这一有效举措,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很多困难群众的收入得到极大提升。建安区五女店镇大王寨村原有一片废弃荒坑,经镇政府投资
陕州区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隶属于三门峡市,东与渑池县交界,西与灵宝市接壤,南依甘山与洛宁县毗邻,北临黄河与山西省平陆县隔岸相望,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到了陕州区要品尝一下的8道地方美食。1、观音堂牛肉观音堂五香牛是河南三门峡陕县的特色传
“我们的税务业务都可以在一个窗口集中办理,综合去受理,办事效率也特别高。“11月19日,在南乐县大数据中心,办事群众王晓辉高兴地给办税人员竖起大拇指,”我们有一些不懂的、不会的,他们都会积极去引导,我觉得他们特别棒。“(图文/王峥 佳鑫)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