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22:13:48 | 浏览:688
编者按: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今年全国两会,省政府门户网站联合各省辖市(示范区)政府网,继续邀请各位参会市长接受“云访谈”,围绕高质量发展、开局“十四五”重要举措、乡村全面振兴等工作,介绍各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所做的不懈努力与主要成就。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三门峡市市长安伟在接受省政府网站采访时表示,“十三五”时期,三门峡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省际区域中心城市”这一中心任务,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聚焦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全市经济在爬坡过坎中奋力前行,转型发展在夯基垒台中积厚成势,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呈现新气象、迈上新台阶!
坚持厚植优势、超前布局,创新发展生机勃发
安伟介绍,三门峡市始终以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发展,全面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全力以赴建平台、强动能、塑形象,打造转型发展新引擎。
依托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力构建新平台。三门峡市敏锐把握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新时代到来的发展机遇,坚持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总平台、总载体和总抓手,2016年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智慧城市顶层框架,建成并上线运行“两平台、三中心、三联网、多应用”等项目,形成了涵盖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平台体系,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安监、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线上三门峡”等40多个“大平台+应用场景”加速上线,创造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三门峡经验”,被列为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被工信部评为全省唯一、全国12个智慧城市典型地区实践之一。
加速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全力打造新动能。三门峡把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型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制造和数字经济,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支撑。速达纯电动汽车一次性获得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双认证”,成为河南省首家、全国第11家获得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2019年6月,首款量产车型正式投放市场,2020年2月又顺利通过欧盟认证,2020年4月,速达公司首批200台汽车成功出口德国。同时积极引进汽车芯片、汽车板、新能源电池、充电桩等配套支撑项目,打造高端制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迈出坚实步伐。坚持以5G网络建设引领新基建,在全省率先实现5G网络县(市、区)连续覆盖,重点乡镇、重点场景按需覆盖,站稳全省网络建设第一方阵。易事特、中科芯时代等一批数字企业积聚成势,三门峡市工业互联网平台、5G+工业互联网创新实验室建成启用,一批数字化场景应用加速布局,迈入了数字驱动的新时代。
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全力塑造新形象。三门峡把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作为总统揽和总抓手,围绕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国家级试验示范区,谋划实施了总投资260亿元的86个综合治理项目,大力推进“百千万亿”综合整治工程,即百里黄河湿地修复、千里城市绿廊建设、万亩矿山生态修复、亿吨泥沙资源化综合利用,努力打造“河安、水清、山绿、景美”的沿黄生态治理样板和高质量发展典范。
坚持定位高端、塑造精品,特色发展强势崛起
安伟说,近年来,三门峡依托独特的生态、区位优势,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大力打造氧吧城市,发展摄影艺术、职业教育、高山农业等特色产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竞争新优势。
依托生态底色,打造中国天然氧吧城市。三门峡市森林覆盖率50.7%,居全省第一位,气候条件、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良好,可以说坐拥好山好水好空气,在此基础上,三门峡提出了打造“中国天然氧吧城市”的目标。经过努力,2018年卢氏县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2020年灵宝市、渑池县、陕州区和湖滨区4县(市、区)又成功上榜。目前,三门峡市已有5个县(市、区)跻身“中国天然氧吧”,意味着全市国土面积的99%都成为天然氧吧,今年有望成为黄河流域第一个天然氧吧地级市。
全力做好白天鹅大文章,打造中国摄影文化城。三门峡依托白天鹅这一独特资源,以文化为内涵,以影展为载体,全面启动建设集产、学、研、游、展于一体的中国摄影文化城,成功举办第12届和第13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并且第14届至第17届也将在三门峡举办,全国第一家“国字号”摄影艺术馆落户开馆,中国摄影家培训中心建成运行,中国摄影图片交易中心、器材展销中心等项目也将陆续落地,三门峡正全力打造中国摄影群众精神圣地、摄影艺术文化高地、摄影文化产业重地。
突出应用型学科建设,打造高等职业教育中心。三门峡围绕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高等职业教育中心”这一目标,依托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引入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实现了本科教育零的突破。2016年又一次性成功申办了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三门峡技师学院两所大专,初步形成了“一本四专”高等职业教育格局。在此基础上,三门峡在全省率先启动建设了占地7500亩、可容纳4万人的高等职教园区,全力推动产教融合发展,黄河金三角区域性高等职业教育中心雏形初显。
做优高山农业品牌,打造特色农业强市。三门峡地貌特征为“五山四陵一分川”,山区大多在500米到1200米海拔范围,发展特色农业尤其是高山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三门峡市抢抓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黄土高原优势苹果产业带重点区域之良机,着力打造海拔800米以上“黄金苹果带”,苹果面积、产量位居全省第一,分别居全国地级市第7位和第6位,培育了“灵宝苹果”“二仙坡苹果”等知名品牌,成为全国地级最大的果品出口基地,苹果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娃娃”。
坚持强链补链、转型升级,提升发展实现跨越
安伟表示,围绕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城市建设实现新提升,稳固区域中心城市产业支撑和基础支撑。
聚焦产业层次提升,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十三五”期间,三门峡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产业链终端延伸,初步形成了“黄金矿山采选—冶炼—精炼—黄金珠宝”、“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精深加工”、“原煤采掘—煤炭产品—基本化工原料—精细化工产品”三大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集群优势明显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铝产业链方面,积极与宝武集团合作,实施了总投资78亿元的60万吨铝精深加工项目,今年已经全面建成投产,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汽车、航天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部分产品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打造全国最完整的铝工业产业链。黄金产业链方面,依托黄金产业优势,持续扩大黄金珠宝首饰、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等民用产品规模,积极推动黄金产业从矿山型资源产业向设计研发、首饰加工、品牌创造等下游高端产业延伸,加快形成集黄金采掘冶炼、设计加工、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黄金珠宝全产业链。铜产业链方面,依托黄金冶炼伴生50万吨金属铜的优势,大力发展压延铜箔、电解铜箔等新材料,电解铜箔、压延铜箔年产能分别达到6万吨、1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50%,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铜箔谷”。
突出城市品质提升,城市发展扩容提质。近年来,三门峡围绕高质量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目标,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扩容提质,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实施了总投资123亿元的国道310南移工程,该工程是“十三五”期间全国投资最大的干线公路项目,目前已全部建成通车。同时,随着陇海铁路取直、国道209改线等一系列瓶颈破解工程的有序推进,三门峡将迈入舒筋壮骨的新时期,变得更加整洁美丽、畅通有序,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现代化城市。
开启新征程、奋进“十四五”,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现代化河南的各项部署,以建成“五个强市、五个崤函”为目标,推动经济实力实现更大跃升、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实现更大作为、中西部地区创新开放高地实现更大突破、文化名市实现更大进步、民生福祉实现更大增进、治理效能实现更大提升,奋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市,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贡献强劲的三门峡力量!(文/张家祺 图/杜小伟)
2020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以全年旅客吞吐量4376.8万人次的成绩,一举超越美国亚特兰大国际机场 。历史上第一次登上了全球机场吞吐量排名的榜首位置,2021年 ,属于广州白云机场的传奇依旧在延续 ,2021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4
2022年1月5日,广州白云机场、四川省机场集团双双发布2021年度生产业绩。最终,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成都双流机场,以4026万人次再度独占鳌头。而成都双流机场则以4014万人次屈居白云机场之后,继2021年度之后继续摘得亚军的头衔
2021,白云机场的客流量继续登顶全国第一!但以城市为单位来统计,广州的航空客流量排在上海、北京、成都之后。需要注意的是,排在前三的京沪蓉都是双机场城市,只有广州是单机场城市。近日,CADAS(民航资源网旗下的民航数据分析系统)发布了《20
医学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医师 冯庆阳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郭思 通讯员 林惠芳图/视觉中国2020年6月6日,我们迎来了第25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其中宣传口号依然强调“科学防控近视,拥有
人民网北京6月5日电 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当的用眼习惯会导致眼部疾病,危害身体健康。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儿童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增多、户外活动减少,增加了近视发生的风险。人民网“求真”栏目在第二十五届
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不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近些年我国一直发力的重点。最近,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渐好转,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的量逐渐攀升,记者发现,其中不少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测视力的。家长:从
日前,教育部进一步落实八部门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各地中小学强化体育锻炼、规范电子产品使用、建立视力健康档案,综合施策全面防控青少年近视。全国中小学生近视预估超1亿人据了解,目前我国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45.7%、初中
今天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旨在促进包括儿童青少年眼健康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眼健康。预防近视,从娃娃抓起,这有一份《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咨询委专家共识》,一起“数”读共识,护眼开始。文案:朱梓轩 美
来源:人民日报给孩子一双明亮的眼睛(不吐不快)最近,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共同起草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方案》要求,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严禁单纯以学生考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在做眼保健操。新华社发光明日报8月15日报道,我国到底有多少人近视?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近视患者达6亿人。去年6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我国首部眼健康白皮书《中国眼健康白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