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21:45:53 | 浏览:712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通讯员 王栋
6月22日上午,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021年新上企业集中投产仪式在汇森科技园隆重举行。三门峡汇盛铜业有限公司、三门峡中科锐光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汇森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三门峡毕昇制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正鸿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佳立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三阳物流园共7家企业。此次投产的7家企业真正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标志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加快转型创新发展进入“快车快行”的新阶段。
今年以来,在三门峡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以党史学习教育为统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四个示范”为目标,紧紧围绕“扮靓崤函故地、建强产业新城”战略定位,深入践行“一家人”思想、“店小二”意识、“三股劲”作风,团结带领全区上下发扬革命精神、鼓足革命干劲、保持战斗激情,立足当下,面对现实,不讲条件,加快发展,加速建设“经济强区、文化大区、环境优区、生活美区”产业新城,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今年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5%,增速居全市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3.4亿元,同比增长82.25%,增速居全市第1位,其中税收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86.09%,增速居全市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4%。
狠抓项目
建成经济强区
示范区成立以来,多项经济指标和项目建设连年位居全市前列。特别是三门峡产业集聚区1-3月份营业收入增速58.7%,位居全省171个产业集聚区第26位,经济社会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示范区围绕“铜基新材料、铝基新材料、高端耐火材料、现代物流、新能源、量仪产业及食品加工产业”等7大产业链,加快实施总投资414.7亿元的51个重点工业项目,牢牢稳住工业“基本盘”。持续深化要素保障。深入挖掘辖区电力、蒸汽、铁路等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打造要素成本洼地和招商引资高地。重点依托增量配电改革试点,抢抓国家发改委《关于推动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政策机遇,谋划了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有效破解企业生产电价瓶颈;依托大唐电力蒸汽资源,积极谋划推进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工业蒸汽集中供热管网项目,有效优化要素供应结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依托陇海铁路、浩吉铁路等优势,主动谋划工业物流枢纽港及铁路环线项目,力争降低辖区及周边企业物流运输成本50%以上。今年以来,已吸引意向项目19个,总投资154.6亿元。持续强化科创引领。以国家高新区创建为目标,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科技创新链、夯实创新基础、壮大高新产业、优化高新布局,目前已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链条孵化模式,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由C级成功晋级B级,该区孵化器发展迈入全国中上游行列,创新发展能力更强、技术成果转化更快、高新企业层级更高。
引入新兴产业项目增后劲。借助三门峡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投资平台,通过“金融+项目”运作同频共振,加快促进金融血液流入示范区更多产业和项目,扎实推进“资本招商”“股权招商”“基金招商”,协调落地难题。星能植物电池项目、猛狮高端锂电池项目,这些高科技绿色项目的对接、引入和落地,给示范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优化环境
创新招商大区
为了招大商,招优商,示范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创新企业服务机制,践行“不让企业找上门、主动登门找企业”理念。为实现企业平安发展,探索实施“项目警官制”,规范企业内部安全防范、治理企业周边环境,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探索实施企业“首席服务官”体制,建立“党建指导员+首席服务员”两员融合服务机制,建立党工委班子成员联系村工作制度,实施每周工作例会制度,群策群力,着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以服务的“加法”换取发展的“乘法”;为保障企业公平发展,深入开展政策落实大督查、问题线索大排查、“百家企业”大走访等七大行动,维护好“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好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以发展特色、培育优势为抓手,依托绿色食品科技园、再制造产业园、现代物流园等各类特色园区,推动优势产业集群集聚式发展,实施“以园招商”,不断提升示范区产业规模;以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为支撑,依托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科创综合体、汇森科技园、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各类平台优势,推动高技术型企业高质高效发展,不断强化招商融资硬实力。同时,积极探索金融招商、基金招商,壮大淄阳投资公司资产规模,拓宽融资新渠道,不断强化招商融资软实力。
截至目前,50个省、市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100.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78.7%;汇盛铜业年产23万吨铜精深加工一期项目、汇森科技园等7个新上项目已举行集中投产仪式;力争中国宝武三门峡铝基新材料研发中心三季度主体完工,再制造产业园下半年开工,星能工业电池新材料及植物电解液环保电池项目年底投产,三阳物流产业园对外连接209临时道路6月底通车、煤储系统和铁路专用线建设11月底完成。
产城融合
建强生活美区
“我们要致力于建成一个有灵魂的产业新城。有灵魂就是要生态美,文化厚,产业强。”6月18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胡志权这样设计着未来产业新城的愿景。
按照“三城复合、三产融合”思路,着力打造“一廊三城”空间布局。一廊,即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以示范区沿黄生态廊道为载体,以生态保护为先,文化挖掘为魂,产业发展为基,按照“一道、两河、三园、四驿、五路、六业”的建设思路(通过一条贯穿整个廊道的智能体育运动步道建设,完成沿线两条河流的综合治理,打造淄阳河梅园、好阳河荷园及明清古枣园三个公园,建设虢风驿、焦源驿、崤韵驿、函关驿四座驿站,辐射周边村庄,形成现代服务业、都市观光农业、文化旅游、康养服务、职业教育等六大产业),形成集生态保护、文化弘扬、产业振兴于一体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化、安全、产业、幸福廊道。三城,即依托禹王路街道科技企业、新兴产业、物流园区集聚优势,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契机,着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智造小镇”;依托职教园区、大王镇天鹅湾、灵宝故城、后地摄影基地等文化优势,着力打造产业特色化、功能集成化、环境生态化的“科教小镇”,目前职教园区已入驻6所院校,学生3万余人;依托阳店镇生态资源、自然资源优势和地域特色等生态优势,着力打造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康养小镇”。
城乡一体
呈现生态美区
6月17日,站在冯佐村古枣林观景平台上,放眼望去,只见黄河波浪相逐,滚滚东流,而脚下却是荷叶相接,菖苇成片,湖水如大大的如意,在太阳下闪闪发光。三门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书记胡志权告诉记者:“按照市里定下的生态保护和廊道景观相结合的原则,我们把好阳河入黄河处建设成了一个小公园,这里有枣园、柳林、花海、荷塘,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这里真美,能看到黄河,拍到落日,还能到古枣林里凉快凉快。”一群游人披着各色彩巾,对着生态廊道上的花花草草拍个不停。
示范区生态优美。南北向黄河一级支流5条,黄河湿地2万余亩,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只白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越冬,更有华秋沙鸭、黑鹳、大鸨等鸟类珍稀物种选择来此栖息。近年,示范区强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集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沿黄生态廊道区。该廊道示范区段全长25.5公里,总占地面积596亩,通过加固提升道路,绿化美化沿途景观等方式,沿着黄河这条主线把湿地串起来,让黄河融入城市发展,让绿色生态成为母亲河的裙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后地人靠着黄河岸边的沙土地就‘吃’枣。”后地村党支部书记樊国正介绍,后地村种植枣树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年间,现存明末清初栽植的枣林2000余亩、3万余株。
在后地村,枣树是“致富树”,见证着后地村的兴衰变迁,村民对枣树很有感情。走进后地村,林中有村、村里见林,道路曲折、曲径通幽。为了保护好古枣树,村民建房刻意避开枣树。走进枣林,古枣树依其形态,各有姓名,或曰虎踞龙盘,或曰老来得子,或曰四世同堂……村民自发在古枣树四周修建护栏,既美观又不影响打枣。后地村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最美乡村”“河南省首批康居示范村”“三门峡市新农村建设重点村”。
黄河造福后地,不只沙土地上的枣林。水涨水落,形成湿地滩涂,后地黄河湿地已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廊道已经串起了大王镇天鹅湾、灵宝故城、后地摄影基地,成为三门峡人休闲的好去处。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今日的示范区,已经成为商家投资的宝地、兴业的旺地、生活的福地。“崤函故地、产业新城”的新形象,正日渐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编辑:三分
图①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在三门峡大地上展开一幅金色画卷。兀增刚 摄图②三门峡百里黄河生态廊道上演激情与速度的较量。杜杰 摄图③三门峡水利枢纽守护着黄河岁岁安澜。黎秋野 摄小秦岭宛如一道绿色屏障,守护着三门峡。小秦岭保护区管理局供图今年
□河南日报记者 王小萍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我省202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作为河南的西大门,三门峡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争取更主动的发展呢?1月8日,记者采访了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过去的一年,三门峡坚持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王雪红9月2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三门峡市第八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刘南昌、范付中、丁同民、郭鸿勋、万战伟、古松、李长治、王清华、刘虎林、王松钊、吴海燕为中国共产党三门峡市第八届
小区不仅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委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小区治理水平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关系居民幸福指数。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基层治理工作的有关要求,认真落实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房琳 闾斌 4月16日,大河客户端记者从三门峡市湖滨区纪委监委了解到,经湖滨区纪委监委审查调查,湖滨区高庙乡侯村原党支部书记宁世宽、沟西组组长董九钉严重违纪并涉嫌违法犯罪,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
河南经济报 记者 丁光展 见习记者 王盾 通讯员 蔡晓琳 彭乐欣“我将认真贯彻落实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党的建设统领各项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日常工作有机融合,着力在项目上下功夫,在守脱贫成果上要质量,在推动乡村振兴求实
来源:新乡日报中国电波城1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加速建设,“河南精工”牵手郑州大学共建绿色建筑研发中心,760厂西家属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6条“断头路”打通工作有序推进,中电科22所圆满完成冬奥会电磁频谱安全保障任务……新春时节
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时期,河南南阳卧龙区车站街道统筹兼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1050”专项攻坚,在全面落实好各项防疫措施的同时,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按照“消除存量、遏制增量”的目标,坚持拆违不停歇。连日来,车站街道组织开展“
人文荟萃、山水画廊。博望区作为我市的“东大门”,十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集群、增强民生福祉,一座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正在崛起。“刃具之乡” 博望区有着“中国刃模具第一镇”的美誉,近年来,博望区机床行业坚持科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