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20:49:45 | 浏览:13616
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吴晓铃
10月17日-20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举行,这座位于黄河之滨的美丽城市吸引了众多关注。
位于三门峡渑池县境内的仰韶村,百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让这座小村落名扬天下,成为——仰韶文化发现地、仰韶文化命名地、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地,由此揭开了中国考古学百年奋进发展的序幕。
作为中国第一个被发现和命名的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年代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分布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考古学文化,由此发出华夏文明第一缕曙光。
在大会举行期间刚刚建成开放的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集遗址保护、科学研究、教育科普、休闲观光为一体,将仰韶文化博物馆、发掘纪念点、考古展示区等景观串点连线,行走在这里,似乎可以感知百年前考古学家们在这里第一次进行发掘时的心潮澎湃,也可以看到仍在持续进行的考古发掘的最新进展。
深厚的底蕴、多样的地貌,留给了三门峡丰富的文旅资源。在这里,还有着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黄河三门峡大坝、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的陕州地坑院文化旅游区、作为丝绸之路唯一的道路遗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崤函古道、原址原貌展示出规模庞大的车马坑群遗迹的虢国博物馆等。
黄河三门峡大坝
相传大禹治水,用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河道中的鬼石和神石将河道分成三流,如同有三座门,三门峡由此得名。
三门峡黄河大坝
黄河三门峡是我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黄河大坝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
陕州地坑院
“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在距离三门峡市区10余公里的陕塬上,有一种独特而奇异的民居形式,人们不是在土地上修建房屋,而是“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
陕州地坑院
地坑院建造历史悠久,根据文献资料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轩辕黄帝时期,人们就已掘地为穴而居。地坑院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虢国博物馆展出车马坑遗迹
虢国博物馆
建立在西周虢国墓地遗址上的一座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占地10万平方米,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收藏有数量丰富、制作精美的陪葬青铜器、玉器等国宝重器,在墓地中,还出土了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铁剑,将中国铸铁技术提前了两百年。特别的是,博物馆中原址原状展出了国君虢季、虢季夫人梁姬及太子墓陪葬车马坑,规模宏大、令人震撼。
中共三门峡市委书记 刘南昌“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三门峡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中央、省委战略意图,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努力以一域之力为全省“奋勇争先、更加出彩”作出更大贡献。2
大河报记者 樊雪婧 三门峡白昼如夜,暴雨倾盆!气象台一连发布三条预警大河报记者 房琳 闾斌 文图8月19日19时许,三门峡市区突遇暴雨袭击。一时间,天空乌云密布,白昼如夜,暴雨倾盆而下。因暴雨来势迅猛,又正值下班高峰期,不少市民被困单位一时
人民网三门峡9月16日电(尚明桢)9月14日上午,“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三门峡分会场正式启动。活动期间,分会场媒体采访团走进湖滨区高庙乡,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实地探访。黄河流经湖滨区域33.1公里,沿线面积87.4
“真是太感谢了!在马村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的多次沟通和协调下,让我家‘滞销’的鹌鹑蛋变得很‘畅销’。如今,已全部卖出去了。”近日,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张氏养殖专业合作社张国成喜笑颜开,为马村区农业农村局疫情之下心系农户、用实际行动维护农畜产品
“花梨”一词在清朝和清朝的《西洋朝贡典录》中就有记载。清代大量采用了新品种的花梨木,为了将其与过去的品种区分开来,称为“黄花梨”。 在明清两代鼎盛之时,黄花梨价值连城。据古籍记载,明朝一张黄花梨子的价值是十二两银子,那时候一个丫环的价值,连
今年8月底,海口一村庙的黄花梨八仙桌被盗,八仙桌重达百斤,有上百年历史,价值36万元。一周后,迫于法律和舆论压力,嫌疑人将已经拆分的八仙桌送了回去。后来,警方成功将两名盗窃八仙桌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到案。这起案件一度轰动一时。如今,海口琼山区红
黄花梨还要看它的品质以及它的来源,具体的雕刻程度等综合价值来看,网上经常看到这样的话“黄金换木头”,这件事在网上发生过,确实发生过。是在07年的时候,有一家红木公司推出一个活动,你家里面只要有海南黄花梨做的木头,无论是啥,无论做成了什么,1
文 / 明清家具研习社《毛诗·小雅》诗序有曰:由庚,万物得由其道也。崇丘,万物得极其高大也。由仪,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有其义而亡其辞。 “物得其宜——黄花梨文化展”,在这里文化是借用了考古学的习惯定义,即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2月22日消息(记者 李波)12月21日,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墨桥村委会西湖村村民黎先生反映,一张锁在宗祠里黄花梨桌不见了,其称该桌为祖传之物,估价不菲。经村民报警,辖区红旗派出所已受理该案,展开调查。黎先生
导读:前几天去朋友家做客,发现他家的家具古朴古香,淡雅别致,给人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些家具是一种珍贵的木材,这种木材叫黄花梨,也有人叫它海南黄檀木,这种木材的最珍贵之处,就在于它生长速度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而且还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