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20:17:57 | 浏览:604
部分挖掘区域航拍图
近日,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当地基本建设中,发现一处大型战国时期墓葬群。据悉,该墓葬群或为魏国早期公共墓地,预计超200座,出土较多精美随葬品。其中出土的一件青铜编钟,为三门峡建市后首次发现的战国时期铜编钟。
出土的战国青铜鼎
据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室主任燕飞介绍,该处施工区域已钻探墓葬600余座,现已发掘170余座,出土墓葬包括了战国、西汉、东汉、唐、明清等多个时期。其中最具价值的为距离现在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墓葬群,预计达200余座。
鼎耳蟠螭纹
该战国时期墓葬排列较为有序规整,相互之间没有打破现象。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以北向和东向为主,几乎都有葬具,单人仰身直肢葬,出土较多精美随葬品,包括了铜鼎、铜鬲、铜舟等礼器;铜车軎、车辖、车衔等车马器;铜戈、铜戟、铜斧等兵器;铜编钟、石编磬等乐器,以及玉柱、石圭、骨钉等,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
鼎足兽面纹
其中,目前为止发现最大规格墓葬为一椁重棺,墓主仰身直肢,女性,随葬器物中有5件铜鼎,推断身份较为尊贵,但具体身份信息还未确定。除此外,还出土了铜盘、玉珠、煤精、玛瑙串饰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挖掘出土中有一件青铜编钟礼乐器,为三门峡市建市后首次发现战国时期铜编钟。
战国时期编钟
燕飞介绍,据史料记载,三门峡地区在战国时期被魏、秦、韩交互占领。该处墓地或为魏国早期公共墓地。该墓地的发现对研究豫西地区先秦时期历史文化面貌,探究当时人们物质生活资料,战国早期墓地布局,魏、秦、韩三国势力变化等提供重要考古资料,也凸显该地区重要的地理及军事地位。
战国时期马坑
战国时期夫妻并穴合葬墓
正在清理中的战国墓葬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房琳 闾斌
来源: 大河报
9月火灾隐患曝光一、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地址:三门峡市陕州区陕州大道东段隐患问题:1、新增柜式消防联动控制器安装位置后面与墙面间没有检修距离,控制室门应为防火门;2、电梯前室无消防楼层显示器,楼层电梯前室防火门上开的窗,玻璃应用防火玻
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吴晓铃10月17日-20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举行,这座位于黄河之滨的美丽城市吸引了众多关注。位于三门峡渑池县境内的仰韶村,百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让这
中共三门峡市委书记 刘南昌“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三门峡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中央、省委战略意图,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努力以一域之力为全省“奋勇争先、更加出彩”作出更大贡献。2
大河报记者 樊雪婧 三门峡白昼如夜,暴雨倾盆!气象台一连发布三条预警大河报记者 房琳 闾斌 文图8月19日19时许,三门峡市区突遇暴雨袭击。一时间,天空乌云密布,白昼如夜,暴雨倾盆而下。因暴雨来势迅猛,又正值下班高峰期,不少市民被困单位一时
大河网讯(河南日报记者 王小萍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雪红)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山西省运城市陆续通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例,散发频发趋势明显。三门峡市第一时间做到指挥体系紧起来、防控措施严起来、信息发布快起来,从实从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
人民网三门峡9月16日电(尚明桢)9月14日上午,“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三门峡分会场正式启动。活动期间,分会场媒体采访团走进湖滨区高庙乡,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实地探访。黄河流经湖滨区域33.1公里,沿线面积87.4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通讯员 张雨晴9月14日上午,“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三门峡分会场启动仪式举行。启动仪式前,“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三门峡小分队走进湖滨区高庙乡,探访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的建设情况。近年来
(陕州融媒体记者)2月8日,三门峡市陕州区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大会,并在圆满完成大会各项议程后,在陕州区人民会堂闭幕。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冯勇、何飞、吴自力、付新红、焦雪丽、王保谦、李邦宏、贺清平在主席台前排就坐。李军、潘新乐、杨玉秋、
大河网讯 12月26日下午,三门峡市陕州区召开全区领导干部会议。三门峡市委组织部领导在会议上宣布:骆玉峰同志任陕州区委书记;胡志全同志任区委副书记,提名为区长候选人。官方报道显示,三门峡市陕州区委前任书记高永瑞现为三门峡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
陕州区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隶属于三门峡市,东与渑池县交界,西与灵宝市接壤,南依甘山与洛宁县毗邻,北临黄河与山西省平陆县隔岸相望,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到了陕州区要品尝一下的8道地方美食。1、观音堂牛肉观音堂五香牛是河南三门峡陕县的特色传